柔軟精與介面活性劑的迷思

柔軟精到底好不好? 一解柔軟精與界面活性劑的迷思!

許多布衛生棉品牌都標示清洗需避免使用柔軟精,

不過具體原因是為什麼呢? 

希望這篇整理文能解妳的疑惑,有興趣就一起看下去吧! 

對於柔軟精最深的印象就是廣告中在毛巾上跳躍呈現蓬鬆柔軟的畫面,

至於為什麼可以達到衣物柔軟效果,普遍消費者不太可能特地去找尋答案,

於是,依賴產品背面洗滌方式說明“照用就對了”

大概是一種“有用有效”的概念,

習慣在洗衣機的投放盒裡多一瓶蓋的柔軟精,

沒用還會覺得哪裡不對勁,

是少了一點味道?

還是少了一瓶蓋而感覺沒洗乾淨?

其實這些都是慣性所帶來的迷思! ((猛搖肩膀~醒醒啊!

我們很常收到詢問:  

  • Q:清洗布衛生棉需要注意什麼嗎?
  • Q:我可以用水晶肥皂清洗布棉嗎?
  • Q:可以用某某品牌的貼身衣物手洗精嗎?

—以上答案在FAQ頁面皆有說明 (嘿!先別急著轉台)

為什麼需要界面活性劑?

「界面活性劑」是吸附油汙讓水帶走的媒介分別由親油端吸附油脂,親水端在沖洗過程帶走髒污,可幫助起泡,達到清潔的作用,而「柔軟精」主要成分就是陽離子界面活性劑和香料的產物。

上面提到「陽離子界面活性劑」,這又是什麼呢?

實地到各大量販通路找尋架上產品,不難發現業者單用“界面活性劑”帶過其成分說明,

然而,界面活性劑類型大致常見的則分為四種 : 

分別為『陽離子』、『陰離子』、『兩性離子型』及『非離子型』

其中又以”陽離子界面活性劑”或含有”第四銨鹽“成分對皮膚刺激最強 (取得也便宜),

同時也是利用石化混合物使衣物達到柔纖作用的來源。 

如果不是從事化工專業背景,其實判別洗劑是否含有柔軟精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產品說明是否提到“洗後柔軟”或是達到“柔纖效果”

此外,使織品纖維柔軟的來源另可分為【石化混合物】【植物來源人工合成】兩個部分來說。

 【石化產物-第四銨鹽】陽離子界面活性劑 

又稱「季銨鹽」或「活性四級化合物」,

英文學名:Quaternary Ammonium Salt,簡稱Quats ,

屬於典型的陽離子界面活性劑,具殺菌消毒、柔軟抗靜電等作用,

覺得季銨鹽化學名不好記嗎?

不如想成技安愛吃鹽~是不是就記起來了呢?  ((純屬玩笑 😀

大部分洗劑品牌都採用可溶於水的陰離子界面活性劑,

對皮膚的刺激性較陽離子界面活性劑為弱,

利用親油基將油脂從衣物纖維中拉出,而達到洗淨油垢的去汙作用,

不過陰離子拉出陽離子的油汙後,易在纖維中產生負電荷,以致使衣物產生靜電,

當這時候加入陽離子界面活性劑的柔軟精,

使纖維之間摩擦阻力變小、纖維變得柔順,這就是柔軟精所產生的作用。

柔軟精原理是填塞衣物纖維,也就是必須有所殘留才能達到纖維柔軟的觸感

當石化成分殘留就容易影起皮膚過敏、使紡織品纖維隙縫阻塞,

使用在布衛生棉上最直接的就是影響了透氣性,

其他影響還有:

x 使用後織品吸水力逐漸降低、

x 柔軟精(石化混合物)過度附著時脆弱膚質容易致敏、

x 紡織纖維透氣度降低、失去彈性…等。

【植物來源-人工合成】兩性離子界面活性劑

另一方面,推崇天然環保訴求的洗劑品牌不用石化成分而是常見的椰子油界面活性劑

例:CAPB,Cocamidopropyl betaine  椰油醯胺丙基甜菜鹼,

由椰子油醯胺(Cocamide)與甜菜鹼(TMG,Trimethylglycine)結合而成,

「兩性離子界面活性劑」 

也就是植物提煉再經由人工合成的產物,所以並非100%純天然,

但相較石化界面活性劑是相對安全,

同時具有清潔、起泡、抗靜電、穩定泡末等作用,

與陰離子介面活性劑一起使用時能夠降低產品對皮膚刺激性及達到預期的清潔效果 🙂 

除了挑選相對環保及成分來源單純的界面活性劑類型之外,

回歸最簡單的還有『蒸氣烘』的物理方式。

如果有使用烘衣機習慣的家庭應該都曾發現烘乾後的衣服特別蓬鬆柔軟

這就是水蒸氣作用的效果,

不過貼心提醒: 布棉具有TPU防水層,相對不耐熱

當長期高溫接觸透氣防水膜容易剝落影響了防水效果

因此建議使用烘衣功能時勿超過40度,即可安心使用 🙂

個人頭像照片
LIN CHUN PIN